蛭石瓦之瓦語丨百年老窯火不滅,一片黑瓦寄鄉思
什么是家?有人說:有房就有家。有人說:家是和親人一起生活的地方。可商妹兒也認為:家是舊時的粉墻黛瓦,是尋常巷陌間燕子的呢喃,是不論經歷多少風風雨雨,依然默默等候我們歸去的老瓦房。
還記得小時候,我們也是住著這樣的瓦房。黃梅雨落,雨在瓦上,橫的是簾,豎的是線;瓦上生煙霞,洇染成一片詩意。而在家的一瓦之下,有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,也有著一家人共度的安然歲月。
瓦房里的記憶,是孩提的我們蹣跚學步、童年的我們嬉笑打鬧、少年的我們發奮學習、青年的我們離家追夢、成家的我們父母帶孩。
瓦房之美,因為那是穹頂之下我們最初的家,是我們安放靈魂的棲息地,在那遙遠地方,燈火依然昏黃,卻無數次照亮我們的夢鄉。
但瓦房古樸的身影漸漸遺落在繁華里,遺落在城市的呼吸中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瓦片被鋼筋混凝土取代,燒制瓦片這一傳統手工藝慢慢被邊緣化,瓦窯也一個接一個熄火,在我們南安已屈指可數。
不過,在康美福鐵村,就有一座百年黑瓦窯,至今已傳承3代人。近日,記者有幸目睹了瓦匠做瓦的全過程。
老瓦窯位于南安康美鎮福鐵村,使用磚石壘疊而成,早年于鄉間常見,現如今,當地僅此一處還在作業生產。
這座黑瓦窯由方石壘成,呈半球型,高6米,寬4米,形似老龜的背殼,靜靜地立在村子角落里。要不是窯頂冒出的淡淡輕煙,路過的人會以為瓦窯已熄火,退出了歷史舞臺。
村里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記得,這座黑瓦窯一帶以前俗稱“瓦窯口”,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。上世紀80年代,這里還有5個瓦窯,有近100人從事制瓦、燒瓦,窯火經久不熄。
出窯后,需要人工將瓦一片片敲開,燒得好的瓦容易分開,燒過頭的瓦則困難一些,敲重了會破裂,敲輕了分不開,這些都是技術活,也是出瓦率的重要因素。
瓦泥需要用耕牛反復踩踏和勻,然后晾大約三天,如遇潮濕天氣,還要更長的時間。
再次就是制瓦。踩土完工后,瓦工才上場,一個瓦斗(制瓦模具)、一把木弓、一塊木片,就是制瓦的全部工具。